不可发布违法信息,一旦发现永久封号,欢迎向我们举报!
百科|常识分享
分享各种百科|日常
鞋子通 >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> 百科|常识 >  当心!这些儿童玩具藏“狠活儿” 解压玩具“捏捏”热销 安全吗?


  • 【莆田鞋厂家分类】
  • 【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】
  • 【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】
  • 【名表厂家分类】

厂家货源分类区域

当心!这些儿童玩具藏“狠活儿” 解压玩具“捏捏”热销 安全吗?

发布时间:2024-10-30 15:05:22  来源:互联网整理  浏览:   【】【】【

当心!这些儿童玩具藏“狠活儿” 解压玩具“捏捏”热销 安全吗? 

当心!这些儿童玩具藏“狠活儿”

本文转自:北京日报

烟卡悄然风靡 玩具枪威力难辨 软泥成分存疑 买文具如开盲盒

当心!这些儿童玩具藏“狠活儿”

“六一”儿童节将至,许多家长忙着为孩子们挑选礼物。记者调查发现,当下玩具市场鱼龙混杂,有不少玩具暗藏安全隐患,还有一些对孩子极具诱惑力的物品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,不仅家长需要擦亮眼睛“避坑”,有关部门也应当加强监管。

在书店、文具店里,玩具占了“半壁江山”,盲盒抽卡类玩具对儿童的吸引力很强。

网络购物平台上,烟卡销售火爆,涉及烟草制品超过百种,销售对象直指孩子。

很多软体玩具逼真模拟了饮料、食品,家长反映有误食风险。

很多文具店里,盲盒类文具成为主打商品,文具玩具化的倾向较为严重。

乱象1 烟卡风靡

孩子拽着家长去买烟

近段时间,不少孩子突然迷上了烟卡。这项游戏的玩法类似于拍洋画,但所用的道具却是香烟的烟盒。把硬盒香烟的盒盖撕下来,经过折叠后变成长方形的厚卡片,正面是盒盖顶端的香烟品牌,这就是烟卡,其“稀有度”由香烟价格决定。烟盒本是儿童不该接触的,演变成玩具后突然流行开来。对孩子来说,收集稀有烟卡、通过游戏赢得烟卡,不仅能获得满满的成就感,而且藏在兜里不易被老师家长发现。有的孩子为输掉一张烟卡茶饭不思,为了得到一张烟卡用尽浑身解数。

5月29日,记者走访了本市多家烟店,很多经营者反映,近一个半月突然出现一个怪现象——孩子硬拉着家长来店里买烟。“一开始我心里还嘀咕,让家长掏钱买烟的是孩子,这算不算向未成年人卖烟呢。这样的情况最近还不少。”一位经营者说。

“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孩,进门就让他爸买‘大重九’,100块钱一盒,别说家长了,我都震惊!”在崇文门的一家烟店,经营者告诉记者,孩子不光拽着家长买烟,还得买特别好特别贵的烟。

一位家长说,他家孩子最近迷上了烟卡游戏,让他特别着急。孩子还拿着一堆烟卡向他炫耀,“好多品牌连我都不认识,孩子却如数家珍,哪种烟多少钱背得比英语单词还熟。我不吸烟,这些烟卡是哪儿找的呀?”

曹先生在通州区临河里小学附近的一家单位上班,他桌上的好几盒烟都没了盖子。曹先生说,赶上学生放学,他都不敢下楼抽烟了,只要烟一掏出来,他就被孩子们围上了。“全是来要烟盒的,这样的情况持续将近一个半月了,被孩子们要走的烟盒或盒盖多达几十个了。还有孩子跟我预约了烟盒,老来问我抽完了没有。”曹先生还反映,这两天情况又有了新变化——竟然有孩子开始给他递烟。“这么小的孩子手里攥着一大把烟,给我递烟换烟盒的样子老‘社会’了,这样下去显然会增加未成年人吸烟的风险,这事可得管管啊!”

在各大网购平台上搜索“烟卡”,记者发现销售相当火爆,涉及国内外香烟品牌不下百种。有些商家打出了“您孩子再也不用翻垃圾桶了”之类的广告语,有些商家的出售记录已经超过了10万单。曾有报道介绍,翻找垃圾桶是孩子收集烟卡的办法之一,在折叠烟卡过程中手指容易被烟盒撕开的断面割伤,伤口感染甚至传染疾病的风险都会增加。

乱象2 玩具枪颇具威力

网购平台“代号”暗藏玄机

男孩子想要一把造型炫酷的玩具枪当“六一”节礼物本无可厚非,家长到各大网购平台上一搜索,心里却突然没了底。很多商家的链接都标榜“安全玩具”“不可击发玩具”,点进去一看,根据玩具附加配件不同,有的玩具枪售价高达几百元甚至数千元,而且产品说明含糊不清,“冰凉”件、“可乐”动力,一个个代号背后似乎另有玄机,这样的玩具安全吗?

近日记者在一家大商场看见一对父子,孩子在玩具柜台前挪不动步了,商家见状赶紧推荐了几款玩具,其中就包括发射海绵软弹的玩具枪。但是孩子对这把玩具枪并不满意,理由有二:其一,这把玩具枪是淡蓝色的,造型“一点儿都不像真枪”;其二,同学们玩的都是水弹枪,“没有水弹枪和小伙伴玩儿不到一起去”。所谓的水弹,是指果冻状的球弹,由吸水凝胶泡发形成的,一捏即碎,表面上看,发射这种球弹没什么威力。但是,记者在网络平台上一搜,发现这种玩具枪的标价根据套餐的不同,从几十元到几百元甚至数千元不等。从枪体构架一开始的尼龙加塑料,到从里到外全金属零件,水弹枪变化越来越大。不仅外观、用料越来越接近真枪,击发时的弹道、后坐力也越来越拟真。调查中有民警告诉记者,他们发现有玩家在网上分享自己的“改装”办法,这些水弹枪与仿真枪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,而我国法律严禁销售仿真枪。

在销售玩具枪的网店里,更让人看不懂的是,套餐内容里出现了诸如“金齿”“冰凉”“可乐”等莫名其妙的词汇。“这些看不懂的词儿肯定有什么问题!”一位父亲告诉记者,他本想给孩子买高级玩具枪,但担心买回来一把颇具威力的仿真枪。

记者调查发现,商家之所以用这些让普通人一头雾水的词,目的是为了避开监管。比如“金齿”所指的是金属齿轮,“冰凉”件所指的是金属材质零件,“文具盒”说的是弹夹,“绿豆”或“白狮子头”指的是不同类型的子弹,“可乐”代表的是冷媒气动。电动水弹枪的销售链接中,掺杂了大量气体动能的发射器,以冷媒气动代替传统的电动,就会有更大的后坐力及更快的击发速度,成了危险玩具,而仅从外观上难以辨识。

点开购买链接,价位不等的选项后虽然都标注“安全软蛋”或“不可发射”,实际上只是幌子。联系卖家后,对方才会提供该发射器的原图、视频及具体配置。经询问商家,记者发现其中一部分即便是两三百元未经改装的水弹枪,发射威力也非常惊人,加上附赠的特殊水弹,打伤他人并非不可能。

乱象3 软泥玩具“科技”满满

造型酷似食品儿童易误食

在孩子眼里,软泥玩具五颜六色,造型可爱。家长担心的是,玩具的这抹晶莹剔透中,是不是藏了不少“科技与狠活儿”。近日市民杨先生向本报反映,孩子在家玩了一款网红解压玩具“史莱姆”,也称水晶泥。外表看上去,它就像一个凝胶球,砸到地板上,立刻成了一摊,然后再慢慢缩回球形。杨先生说,水晶泥粘过的地板出现了一片污渍,起初没太在意,后来清理地板时才发现,那不是污渍,而是被腐蚀后的痕迹。上网一查,发现水晶泥里含有硼砂,具有一定腐蚀性。

近日记者在多家文具店都看到,货架的显眼位置摆放着五颜六色、状如果冻的“史莱姆”,这类玩具色彩丰富,有很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,颇受孩子欢迎。有媒体曝光市面上售卖的部分低价水晶泥中含有硼砂,儿童不甚摄入过多会引发中毒,超剂量的硼砂与皮肤直接接触也可能导致过敏。若孩子误食、手上有伤口,或玩的过程中揉眼睛就容易受伤。

记者调查发现,含硼砂水晶泥在线上线下仍有售卖。记者在一家文具店看到,门口摆着两款大小相仿的水晶泥,售价却差了好几倍。贵的卖十几元,便宜的仅几元钱。店员解释说:“贵的这一款是进口的,不含硼砂。”店员称,便宜的也有3C认证,但毕竟含硼砂,而且不是食品,建议孩子玩之后要洗手。

记者调查发现,这类玩具的包装盒上,关于玩具成分、是否含硼砂以及含量根本看不出来,即便购买的玩具产品有3C认证标识,家长依然要小心。

在线上平台,含硼砂水晶泥销售十分火爆,销量可观。其中一家玩具电商有“西瓜霜”“珍珠奶茶”“芒果布丁”“草莓团子”等多款产品可供选择,商家以“拍一发八”等作为宣传,价格最低的一款水晶泥一盒只需1元多,购买8盒套装不到12元。购买链接页面显示,该产品已售出22.8万件,商品评价多达5.7万条,仅“8盒套装”这一款就卖出超过4万件。记者咨询了一家玩具电商,客服表示店中出售的产品没有不含硼砂的水晶泥。

“现在这种解压玩具做得越来越像真的食品,很难分辨。”除了软泥玩具可能存在的有毒成分问题,还有家长担忧酷似食物的解压玩具会有误食风险。记者了解到,网上售卖的“史莱姆”中,就有不少做成了矿泉水、可乐、雪碧等模样。但瓶子包装上,品牌名称写的是“雷碧”“来点可乐”“农夫山庄”,玩具很像山寨饮品,只在品牌名下方用一行小字写着“史莱姆假水”。有家长说:“乍一看真看不出来这是玩具还是饮料,孩子很可能误食吧。”

“有的解压玩具被做成棉花糖的样子,不光长得极像,连手感都一样。”另一位家长说,解压玩具中,除了“史莱姆”一类软泥玩具,还有很多拟真的软体解压玩具存在误食风险。棉花糖、果冻、蛋挞、面包、蛋黄酥……记者发现,不论线下还是线上,食品造型的捏捏乐玩具十分常见。在社交平台,有多位网友分享了把捏捏乐当作食品误食的经历。

乱象4 文具盲盒大热

文具玩具“傻傻分不清楚”

近一周的走访中记者发现,孩子们能接触到玩具最直接的方式是家门口、校门外随处可见的文具店。很多文具店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玩具。文具玩具化、文具店变成大半个玩具店的现象十分普遍。

5月29日,记者在位于清华附中朝阳学校(新源里校区)附近的一家文具店内看到,占据“黄金位置”的是盲盒笔,这些盲盒笔的外包装上画着各式各样的动漫图案。文具店老板介绍,当下卖得最好的当数奥特曼盲盒笔。

记者注意到,除了具备基本的书写功能外,盲盒笔还加入了时下火热的抽盲盒玩法。以奥特曼盲盒中性笔为例,这款盲盒笔已经更新到了第11弹,每一支笔的外包装上都印有相同的奥特曼图案,而里面的笔则依据出现概率分成了创意款、稀有款、典藏款、至臻款等6档。其中,最容易抽到的创意款出现概率约为1∶2,而至臻款抽中概率则只有1∶240,不少孩子因想抽中至臻款而让家长的钱包很“受伤”。

有家长告诉记者,孩子班里的男生都喜欢奥特曼,孩子为了抽到稀有的款式,已经买了十几支奥特曼盲盒笔,“娱乐性大于实用性,而且盲盒笔价格并不便宜,我已经被狠狠‘刺伤’了。”

对比其他文具价格可以发现,摆在店铺深处的普通中性笔定价不过几元钱,而一旦和盲盒沾边,价格就水涨船高。一支奥特曼盲盒中性笔卖12元,一支奥特曼盲盒自动铅笔卖20多元。这样的现象让很多家长发愁,文具变成了玩具,不仅花钱,更担心影响孩子学习的专注度。

为了规范盲盒经营,2023年,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的《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(试行)》提到,“盲盒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。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,应当依法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。”然而记者走访多家文具店发现,盲盒商品几乎每家必备,即便有的商品上写有“禁止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出售”的标语,但店主不会询问购买者的年龄。本报记者 景一鸣 鹿艺佳 高源 文并摄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

发布于:北京


解压玩具“捏捏”热销 安全吗?

解压玩具“捏捏”热销 安全吗?

外形可爱的“捏捏”颇受年轻人喜欢。社交平台截图

林佳在个人社交账号对“捏捏”进行测试。 受访者供图

可揉捏、挤压、回弹的解压玩具“捏捏”正在年轻人中流行。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搜索“捏捏”,有不少店铺的累计付款人数达到几千,商品价格一般在几元到几十元间,还有些“捏捏”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能炒到上千元。

新京报记者发现,“捏捏”火爆的同时,也带来一些隐忧。近期接连有制作“捏捏”的博主在社交平台上表示,做“捏捏”会释放甲醛,引起身体不适,出现胸闷、头晕、呕吐等症状,有店家最终选择闭店、退圈。一时间,“捏捏有毒”引发热议。

对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化工行业资深研究员曲睿晶,他表示,“我观察到现在大部分‘捏捏’都没有生产标准,都是网上的小店在卖。孩子玩的时候会接触到呼吸系统和视网膜,要考虑安全问题。”

问题1

玩“捏捏”疱疹频发 袋子“臭到头晕”

王晶晶一开始被拆盲袋“捏捏”的视频吸引,开始接触这类玩具。她喜欢把“捏捏”随心所欲地捏扁的过程,“我喜欢‘摊饼式’按压,一双手使劲把它按扁,把‘捏捏’挤到袋子里的每一个角落,非常过瘾。”

“捏捏”的制作材料通常为硅胶和色膏,一般会被做成食物形状,面包、奶酪、水果等,外观逼真可爱,属于解压类玩具。因为其可塑性强,手感柔和,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喜爱、追捧,甚至收藏。

“玩捏捏已经变成我的精神幸福,治愈又很解压。”一位“捏捏”爱好者告诉新京报记者,“看着那些‘捏捏’就感觉很幸福,想把它们都收纳起来,就越买越多。”

王晶晶曾入手过一个TPR(热塑性橡胶材料)的“捏捏”。“有一股劣质的味道,毫无手感可言。”她告诉记者,“后来买了一个蛋糕形状的硅胶‘捏捏’,又觉得装‘捏捏’的袋子超级臭,臭到头晕,有种呼吸不过来的感觉。”

另一位“捏捏”爱好者也经历过类似遭遇。她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一款“捏捏”,一段时间后,她发现自己特别容易过敏,手上疱疹频发,时间久了脸也会痒。她把“捏捏”全部收了起来后,症状逐渐消失。但很快她又把“捏捏”拿出来玩,疱疹重新出现。

“捏捏”爱好者林佳不仅会购入成品“捏捏”,也会自己做一些送给朋友。但在制作的过程中,她的身体出现了问题,“PVC(聚氯乙烯)的袋子太熏人了,一闻就嗓子疼,我后来换了食品袋,就没有出现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了。”

林佳介绍,“捏捏”制作完成后会被装进一个透明小袋子里,玩捏也需要隔着袋子。林佳透露,目前很多“捏捏”的袋子都是PVC材质,“不要用热封器或者夹板热封这种PVC袋子,会释放有毒气体。如果一定要封的话,用双面胶、网格胶、纳米胶、手缝边封袋子比较好。”

曲睿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PVC受热后里面的增塑剂会溢出,会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,尤其是在密闭的房间里长时间接触,可能使人有昏迷、恶心,甚至中毒等反应。

问题2

生产制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甲醛等气体

记者调查发现,目前市场上的“捏捏”以个人制作为主,通过电商平台的个人店售卖。因为缺少标准的产品检验流程和认证,消费者选购“捏捏”时只有口碑可供参考,产品质量难以保证。

“捏捏有毒”的争议下,不少“捏捏”店主纷纷晒出产品原材料的送检报告,以证明自家的“特调硅胶‘捏捏’无色无味”。

记者了解到,目前市面上的手工“捏捏”,原料多为AB胶(两液混合硬化胶)和色膏。林佳告诉记者,目前大部分店铺的检测是针对AB胶的,“但除了要对原材料检测,还要看AB胶混合后,在固化过程中是否会释放甲醛等气体。”

她在使用液态电化学传感器进行测评时发现,在较小空间内测试,加入色膏后的食品级硅胶,在凝固过程中甲醛数值上升了0.04毫克每立方米,TVOC(总挥发性有机物)数值上升了0.06毫克每立方米。“这个过程足以说明,加入了色膏后整个制作过程产生了更多的甲醛和TVOC,但好在释放的量不大,所以仍要保持通风。”林佳表示。

“从化学角度看,符合生产标准的液体胶在凝固过程中,并不会产生有害气体。但生产‘捏捏’等玩具对色泽的要求较高,若控制不好香精和色膏的用量,制作‘捏捏’的过程仍可能出现问题。”曲睿晶表示,“我观察到现在大部分‘捏捏’都没有生产标准,也都是网上的小店在卖。孩子玩的时候会接触到呼吸系统和视网膜,要考虑安全问题。”

5月23日,记者联系到深圳一家硅胶生产厂商,销售人员称,目前制作“捏捏”的硅胶主要为食品级和工业级两种。“就手感而言,工业级和食品级硅胶没有太大区别,但是工业级的味道太大、太臭。”食品级的凝固过程中不会释放甲醛,大批量采购可提供电子版环保认证检测证书。

问题3

有商家未将产品送检 “捏捏”普遍缺乏信息标识

与个人制售相对应的是规模生产,这通常也意味着相对标准化的质检流程和相关认证。

一位玩具工厂的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,他们销售的“捏捏”,大部分为TPR材质,成型后会人工检查有无瑕疵。“生产后的产品会送检,进行3C(中国强制认证标准)认证。”

5月26日,新京报记者联系2家电商平台批发商,询问“捏捏”的产品质量标准。在问及产品是否有3C认证时,客服人员表示样品已经过检测,可以贴3C标签,但“无法提供检测报告”。随后记者询问另一家店铺产品是否经过检测,店铺人员称“我们这边没做,一般都是客户订货后自己做”。

缺乏信息标识是“捏捏”玩具普遍存在的问题。

早在2020年,广州市消委会就委托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,对包含“捏捏”在内的37款解压玩具进行测评,在选取样本时发现解压玩具普遍存在标识信息缺失的情况,参与测试的样品仅有40.5%同时标注了产品名称、生产者名称和地址。

与此同时,实验结果显示37款解压玩具“超七成不达标”。“发泄类解压玩具(葡萄球、捏捏乐等)存在挥发性有机物释放量过高的风险,且有部分样品存在菌落总数过多、增塑剂含量过高等,选购需谨慎”,实验结果中提到。

曲睿晶建议消费者应尽量选购有商品编码的产品,不要购买“三无”产品。“捏捏”虽能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压力,但也会与身体频繁接触,选购时一定要谨慎,不能“顾此失彼”。

(文中除曲睿晶外,其他受访者均为化名)

新京报记者 秦冰 实习生 郝哲琳

发布于:北京?

责任编辑:
热门阅读排行
© 鞋子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