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发布违法信息,一旦发现永久封号,欢迎向我们举报!
百科|常识分享
分享各种百科|日常
鞋子通 >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> 百科|常识 >  从倒卖茅台的政协主席到家藏茅台4000瓶的副省长,个顶个都是奇葩 前首富牟其中:倒卖飞机发射卫星获利,75岁出狱能东山再起吗?_万县_人生


  • 【莆田鞋厂家分类】
  • 【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】
  • 【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】
  • 【名表厂家分类】

厂家货源分类区域

从倒卖茅台的政协主席到家藏茅台4000瓶的副省长,个顶个都是奇葩 前首富牟其中:倒卖飞机发射卫星获利,75岁出狱能东山再起吗?_万县_人生

发布时间:2024-09-03 11:48:26  来源:互联网整理  浏览:   【】【】【

从倒卖茅台的政协主席到家藏茅台4000瓶的副省长,个顶个都是奇葩 前首富牟其中:倒卖飞机发射卫星获利,75岁出狱能东山再起吗?_万县_人生 

从倒卖茅台的政协主席到家藏茅台4000瓶的副省长,个顶个都是奇葩

茅台这个小小的酒瓶里,竟然藏着多少惊天秘密!谁能想到它不仅是一种美酒,更是一把打开贪腐之门的钥匙?从省政协主席到副省长,从集团董事长到市委书记,这些高官们对茅台的痴迷程度,足以让人瞠目结舌。

茅台酒,这个源自贵州遵义市仁怀县茅台镇的特产,早已不再是单纯的美酒佳酿。它就像一只变色龙,在21世纪悄然蜕变,从普通的商品摇身一变,成为了一个金光闪闪的金融产品。这种转变不仅让茅台的身价暴涨,更让它成为了一些人眼中的"致富神器"。它的魅力之大,甚至超越了其本身的口感和品质,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,一种权力的代言。

在90年代末期茅台还只是一种普通的白酒,虽然享有盛名但价格并不离谱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的价格就像坐上了火箭,直冲云霄。这种涨势让人不禁想起了那句老话:"努力赚钱不如炒茅台"。到了2020年左右,每卖出一瓶基本茅台,就能赚取2000元。这哪里是在卖酒啊简直就是在印钞票!茅台的价格曲线,俨然成了一部凝缩版的中国经济奇迹史。

"靠茅台吃茅台",这个听起来有点滑稽的说法,却成为了一些人眼中的新型致富途径。茅台酒厂生产车间的标语写着:"珍惜每一粒,好酒多一滴"。可在某些人眼里,这句话可能变成了"珍惜每一瓶,财富多一笔"。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,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变迁。茅台从一种享受,变成了一种投资,从一种文化,变成了一种金融工具。

然而茅台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金融属性,它还成为了一些官员的心头好,有些甚至到了"非茅台不喝"的程度。这种痴迷让人不禁想起古代帝王对长生不老药的执着,只不过这些现代"帝王"追求的不是永生,而是永不枯竭的利益之源。茅台在他们手中,变成了一种权力的象征,一种交际的媒介,甚至是一种贿赂的工具。

这不得不提到几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案例,首先登场的是王富玉,这位曾官至贵州省政协主席的大人物,可谓是"茅台倒爷"中的翘楚。他的贪腐历史长达20多年,从海南一路贪到贵州,仿佛在演绎一部"贪腐中国行"。王富玉的案例,就像是一部现实版的"官场现形记",只不过主角从青天大老爷变成了茅台大倒爷。

王富玉不仅自己贪,还让儿子王斌开起了茅台专卖店。这俨然成了茅台界的"世袭罪犯",他们父子二人,将茅台视为自家的摇钱树,肆无忌惮地摘取着这棵树上的"金叶子"。最终王富玉敛财4.5亿多元,这笔钱恐怕够买下一个小型茅台酒厂了。2021年他终于落马,次年被判处死缓,这个结局恰如一杯醇香的茅台,却带着苦涩的回味。

紧随其后的是王晓光,这位曾任遵义市长3年、市委书记4年,后升任贵州省副省长的"茅台守护者"。他的"茅台情结"可谓登峰造极,不仅为家人置办4家茅台专卖店,6年获利4000多万元,还组织61家单位获取茅台销售指标并倒卖。王晓光的行为,简直就是在打造一个"茅台帝国",将公权力变成了自己的生财工具。

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,王晓光家中囤积了4000余瓶各类茅台酒。这哪里是家,简直就是一个私人茅台博物馆!当你推开他家的门,迎面而来的不是家具,而是成排成列的茅台酒瓶,那场景恐怕比任何科幻电影都要离奇。这种囤积行为,不禁让人联想到古代帝王的藏宝室,只不过这里的"宝贝"全都是酒。

2018年4月王晓光被查,次年4月他被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0年罚款1.735亿。这位"茅台收藏家"的收藏生涯,终于画上了一个并不完美的句号。他的案例就像是一部悲喜剧,既让人惊叹于其贪婪的程度,又让人唏嘘于其最终的下场。

再来看看袁仁国,这位原茅台集团董事长可谓是"茅台界的幕后大佬"。他靠一张批条就能拿300万回扣,家中藏有大量金银字画和奇珍异宝。这哪里是在经营企业,分明是在运作一个私人王国!袁仁国的行为将茅台从一个企业变成了一个利益集团,将董事长的位置变成了一个敛财的工具。

最终袁仁国被判处无期徒刑,在被判刑2年后,于66岁时死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。这个结局就像一坛埋藏多年的老酒,最终还是逃不过变质的命运。袁仁国的案例,不仅是一个人的悲剧,更是整个茅台集团的痛楚。它揭示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,也暴露了权力监督机制的缺失。

这些案例,无一不在诉说着围绕茅台的各种现象,其核心无非就是两个字:利益。茅台这个本应是美酒佳酿的象征,却在某些人手中变成了贪腐的代名词。它就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了一些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。这些案例中的主角们,仿佛是被茅台酒迷惑了心智,失去了对是非的判断,最终坠入了贪腐的深渊。

2010-2020年期间,茅台专卖店的经营权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,普通人想要获得简直比登天还难。这种情况,让人不禁想起那句老话:"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"只不过,这里的"利",都浓缩在了那小小的酒瓶之中。茅台专卖店的经营权,成为了一些人眼中的"聚宝盆",谁能得到它,谁就能坐拥财源。

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,2018年下半年贵州省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"茅台酒乱象"专项治理。初步清查就发现近400名干部存在插手参与茅台酒经营情况,500多家经销商通过违规违法审批取得茅台酒经营权。这些数字无疑给这场"茅台保卫战"蒙上了一层阴影,它揭示了问题的严重性,也显示了整治工作的艰巨性。

为了遏制这种趋势,贵州省制定了《关于严禁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的规定》,还成立了"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",组长由时任省委书记孙志刚担任。这种大动作,无疑显示了整治"茅台乱象"的决心。然而只要贪腐存在,由贪腐引发的各种畸形供需就不会终结。

茅台酒,到底是福是祸?它是贵州的骄傲是中国的名片,但同时也成为了一些人贪腐的工具。这种矛盾恰如茅台酒本身,既醇香又辛辣。

作为一种具有金融属性的商品,茅台酒展现出了两种典型的特征:一是价格狂涨,远离正常价值;二是供不应求,尽管市场存量很大,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上被称为"泡沫"。但与其他泡沫不同,茅台的泡沫似乎永远不会破裂,反而越吹越大。

为什么茅台会成为某些官员的"心头好"?为什么会出现"非茅台不喝"的畸形现象?茅台之所以成为某些官员的"心头好",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口感和品质,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身份和地位。"非茅台不喝"的现象,反映的是一种扭曲的消费观和价值观。

同时我们也要看到,面对"茅台乱象",相关部门也在积极采取行动。除了前面提到的专项整治,茅台集团本身也在努力改革。比如他们在生产车间张贴"珍惜每一粒,好酒多一滴"的标语,就是在强调品质至上的理念。这种努力显示了茅台集团希望回归本质,重拾匠心的决心。

然而改革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,就像酿造茅台酒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发酵、蒸馏和陈化一样,根治"茅台乱象"也需要时间和耐心。

无论茅台未来如何发展,它都应该回归到"酒"的本质。它应该是一种文化,一种品质的象征,而不是贪腐和投机的代名词。茅台的未来,不应该由那些将其视为敛财工具的人来定义,而应该由那些真正懂得欣赏它、珍惜它的人来塑造。

真正的茅台,应该是一种正直、纯粹的美好,而不是被异化的金钱符号。它应该代表的是中国文化的精粹,是工匠精神的传承,是品质至上的追求。

让我们期待,在未来的日子里,当我们举起装有茅台的酒杯时,品尝到的不仅是美酒的醇香,更是一种文化的底蕴,一种道德的芬芳。

只有这样茅台才能真正地重拾其作为"国酒"的尊严,才能在世界舞台上昂首挺胸,展现中国白酒的魅力。


前首富牟其中:倒卖飞机发射卫星获利,75岁出狱能东山再起吗?_万县_人生

2016年9月27日上午,是75岁老人牟其中,刑满释放的日子。

一代“枭雄”走出了囚禁了他16年的湖北洪山监狱。前来迎接他的,是几位老友和曾经的秘书、前小姨子夏宗伟。

16年,可谓物转斗移、沧海桑田。

16年前的牟其中,是南德集团总裁,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极具传奇色彩,又略带疯狂的企业家,被称为“大陆首富”,也被称为“大陆首骗”。

他曾用500多节火车皮的国产轻工产品换来4架俄罗斯产中型客机。

他想在俄罗斯发射卫星,打算把满洲里打造成北方香港。

他还邀请各路专家共同研究考察,想把喜马拉雅炸出个山口来,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引入,把我国干旱的西北地区变为粮仓。

敢想、敢说、敢做,这种作风让他三次入狱,共计被关押23年。

在《出狱声明》里,牟其中豪情万丈,赋诗一首:人生既可超百载,何妨一狂再少年。

字里行间,雄心壮志丝毫未减。

在75年的人生岁月中,牟其中到底经历了些什么?

今后的日子,他会成为另一个褚时健,重现昔日辉煌吗?

1941年6月19日,牟其中出生于四川万县(今重庆万州)。

他的祖、父辈都以经商发家。到了1949年,牟家已经一无所有,成为和别的家庭差不多的贫困户。

但毫无疑问的是,牟其中遗传了家族发达的商业头脑。

牟其中从小是个风云人物。小学老师对他的评价是:“聪明”、“爱表现”。认为他要是做事做人踏实点,将来必成大器。

少年时代的牟其中,梦想成为全国最优秀的记者。可惜在1959年的高考中,他不幸落榜,记者梦被彻底击碎。

心高气傲的牟其中,绝不甘心放弃上大学的机会。

正当他心急如焚时,听说武汉中南工业建设设计院大专班进行春季特招。牟其中去武汉参加了考试,被顺利录取。

谁知刚入学半年,因为户籍的问题,牟其中又被学校勒令退学。

重返家乡的牟其中,只好参加了工作。进入当地的玻璃厂成了一名锅炉工人。

虽然只是个烧锅炉的工人,但牟其中和厂里的年轻人很不一样。

工作之余,他不消遣、不闲聊,而是抱着马列、毛选认真研读,还涉猎了大量哲学、法律书籍。

在厂里,牟其中经常会找机会当众演讲。他知识广博、才华横溢,脑子里有着无数奇思妙想。

时间久了,当地人都知道玻璃厂有个精通马列哲学的锅炉工牟其中。

1969年,28岁的牟其中,和一个叫杜宝莲的女孩子结婚,很快生下了两个儿子。

1974年春天,牟其中在四川万县的青年之中,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威望。当时的他热血沸腾,政治热情空前高涨,经常与后来一起入狱的刘忠智等人探讨时事问题。

后来,他与刘忠智等人,合作写下了《中国向何处去》的万字文,在社会各界广泛传播。

正当牟其中为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亢奋时,一张逮捕令击碎了一切。

令人啼笑皆非的是,若干年后,刘忠智曾回忆道,当年的文章其实都是他构思撰写的。牟其中只不过是将自己的名字也签在了上面,并大肆宣扬自己是作者。

如果刘忠智所言属实,那么牟其中等于是为了出风头,把自己给搭进去了。

可以说,牟其中性格中的夸夸其谈,虚荣心强,最终为自己招来了这次牢狱之灾。

1979年12月31日,在狱中呆了4年零4个月的牟其中被无罪释放。

那一年,牟其中38岁。

出狱后的牟其中,心心念念要做一番事业。

1980年,牟其中卖掉了妻子杜宝莲的缝纫机,凑齐300元。和几位待业青年,合伙创办了万县市江北贸易信托服务部。

这个服务部,就是牟其中商海生涯的起点。

他通过工商部门的关系,拿到了一张私营企业营业执照。

这也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的私营企业之一。

很快,牟其中瞅准了一个商机,他委托重庆一家工厂代加工仿名牌座钟,然后找到另一条销售渠道。用“空手套白狼”的方法,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。

有了钱,牟其中的队伍进一步扩大,夏宗珍、夏宗琼姐妹也加入了合伙人队伍。

而夏宗琼,正是牟其中未来的第二任妻子。

1983年,牟其中带领10位合伙人创立了中德商店,万万没想到,仅仅过了9个月,他们就被万县以“投机倒把”罪收押。

时隔4年,牟其中再次迎来牢狱之灾。

不过,幸运的是,牟其中这次又遇到了贵人。

1984年8月,国家信访局官员亲赴万县调查,牟其中再次被释放。

出狱后的牟其中,仍然一心想着做生意。

在上级协调下,万县市农业银行给了牟其中10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额度。

然而只过了几个月,牟其中就将贷款都拿去投资。钱花没了,万县农业银行却在此时反悔,要求牟其中立即还清贷款。

牟其中只好多方筹措,还清了银行的钱,自己却因此背负了巨额债务。

对故乡再也没有留恋的牟其中,带着身上仅有的2000元,来到了首都北京,做了一名北漂。

1988年,牟其中在北京创立了南德公司。他的人生大戏,正式拉开了帷幕。

牟其中是个商业奇才,胆子又大,脑子灵活,经常能想常人所不敢想。

这样的人做生意,赚钱是必然的,

仅倒卖美国进口冰箱这一项,牟其中就从中获利1500万元。南德公司短短几年内,就经营的风声水起,赚了个盆满钵满。

著名的“罐头换飞机”,就是牟其中最出名的一单生意。

他与前苏联航空业代表达成协议,以易货贸易的形式,购买4架图—154客机和航空器材。

当他以物易物换购的飞机,徐徐降落在首都机场时,很快轰动了全国。

这种模式,对于牟其中来说是轻车熟路。可以说,这都是当年在万县经营服务部时,玩剩下的招数。

牟其中不仅换飞机,还敢发射卫星。

他的名下注册了两家公司,分别负责卫星的购置、发射业务,以及卫星的地面应用和租赁业务。

当换飞机、发射卫星这两件惊世骇俗的事情大获成功后,牟其中在国内名声大噪,人们称他为“天才”、“商业英雄”,无不为他的胆识和能力所折服。

踌躇满志的牟其中,继续完成着他那天马行空般的商业构想。他准备在满洲里投资百亿打造“北方的香港”;甚至打算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口子,把大西北变成塞上江南……

而这些并非随口说说,而是经过了专家组的系统调研考察。如满洲里的项目,已经和当地政府签订了开发协议。

远赴京城打拼事业的这些年里,牟其中与原配杜宗莲渐行渐远,两人于1988年离婚。

随后,牟其中与离婚不久的合作伙伴夏宗琼结婚。

随着牟其中的事业版图一步步扩大,90年代中期,牟其中的身家接近10亿,是当之无愧的大陆“首富”。

然而,登高必跌重。1999年1月7日,是牟其中人生中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天。

牟其中在上班途中被捕,第二天被关押至武汉市第二看守所。

牟其中被捕的原因是:伙同他人,虚构进口货物骗开信用证,从中国银行骗取资金6亿余元,并造成了近3亿元的经济损失。

这起案件,就是轰动一时的牟其中“信用证诈骗”案。

2000年5月,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牟其中无期徒刑。59岁的牟其中从“首富”变成了“首骗”,可谓身败名裂。

第三次入狱的他,再也等不到贵人来搭救。

南德公司很快树倒猢狲散,所有的项目都被迫终止,名下的所有资产因追缴赃款和缴纳罚金而烟消云散。

就在牟其中入狱服刑期间,免于刑事处罚的夏宗伟,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上访、申诉。

比牟其中小28岁的夏宗伟,既是牟其中的秘书,又是牟其中的“前小姨子”。

她的姐姐夏宗琼,在1993年与牟其中离婚。但夏宗伟没有受到影响,一直担任牟其中的秘书,深受牟其中的重用。

在每月固定的探视时间,也都是夏宗伟买好各类生活用品,去监狱探视牟其中。

牟其中有过两段婚姻,均以离异告终。两个儿子早年在南德公司内任职,因发射卫星的工作需要,一个派往俄罗斯,一个派往美国。

后来,牟其中入狱。两个儿子对父亲多有怨怼,没有回国,都选择留在国外谋生。

牟其中的前妻夏宗琼曾劝说妹妹:你不要再管他(牟其中)了,你这么年轻,应该有自己的生活。

可夏宗伟却说:我不管他,还有谁来管他呢?

在考核甚为严格的洪山监狱服刑期间,牟其中遵守各项规章制度,从未有过违规记录。

他有文化、有见地,对同病房的病友嘘寒问暖,擅长做心理疏导,多次获得狱方表扬。

这也使得他的无期徒刑一减再减,最终改为16年有期徒刑。

牟其中盼望自己能早日恢复自由,重新回到商海搏杀,将脑子里的各种奇思妙想付诸于现实。

为此,他很注意身体健康。为了锻炼好身体,牟其中每天早上,坚持绕着监狱内的篮球场跑几十圈;下午就在六层高的宿舍楼上,上下爬个十几趟楼梯。

更令人震惊的是,无论天气再冷,七十多岁的牟其中都坚持洗冷水澡。

他每天看书看报,阅读反思。还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,写下了数百万字的手稿。

“中国赶超不了美国,我不急,因为这只是时间问题。真正让我着急的是,中国人总学不会做一个好富人。”牟其中曾对狱友感慨。

有不少媒体采访过他,其中《中国企业家》杂志社长刘东华对牟其中最为了解,他曾感叹道:牟其中与普通企业家最大的区别,就是思维超前。他的脑子像个机器,不断在生产出新的思想。

牟其中出狱后的第一站,是故乡重庆万州。

恰逢春节,可对于76岁的他来说,面临的是孤独和凄凉——两个儿子远在美国,父母早已去世,两任妻子已离婚。

身边只有一位不离不弃的红颜知己夏宗伟。

牟其中祭拜过父母后,重新开始规划自己的事业和人生。

在北京门头沟永定河旁,牟其中如今的办公室就设立在此处,名为“南德研究院”。

院子是牟其中租下来的,职工不多,经常有人来找牟其中谈项目、请教问题。最引人注目的,是院子正中,有一尊高大的毛主席像。

如今,牟其中的公司主营业务为货物进出口和技术进出口。这位曾经倒卖过飞机的的国际倒爷,也算是做回老本行了!

从首富到首骗,牟其中的人生如同过山车般,经历了大起大落,三次入狱服刑时间长达23年。

牟其中的性格中,有着投机取巧、夸夸其谈的一面。

他靠投机生意发家,成为超级富豪。一连串的成功彻底麻痹了他,以至于突破底线,胆大妄为,走上了一条损害国家利益的不归路。

但不得不说,牟其中又是一位极具个性,具有非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企业家。

只是他的创造力、想象力跟当时的体制和社会环境脱节、对立的太多,所以注定无法实现。

曾有人问牟如何评价自己,他引用了郭沫若的话:这样的时代,有这样一个人;有这样的一个人,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。

可能在牟其中看来,他是一个活在未来世界中的人。

但无论如何,当人们再次提及上个世纪那些激情燃烧的创业者们,牟其中注定是无法绕开的名字。

-END-

作者:天山月

编辑:柳叶叨叨

往期精彩文章推荐:

湖北前首富兰世立:住18万一晚酒店,亲哥借10万被拒:一毛钱没有

白鸟由荣:11年间4次越狱成功,凭一己之力改变了日本监狱旧体制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

责任编辑:
热门阅读排行
© 鞋子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