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维持拾万大军一月作战,以汉朝来讲,需要什么样的后勤?
要维持拾万大军一月作战,以汉朝来讲,需要什么样的后勤?,
这个问题很大,还要去考虑是如何作战了,守城战,对峙战,攻城战,远征,近攻,闪击,奔袭都是不一样的。如果以汉朝来讲,常规的就是对匈奴发动的远征,以及汉末诸侯之间的攻城,守城以及对峙了,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战争,后勤工作种类大致相同,只是侧重不同,简单的讲,有以下几种:
(一)、粮草补给
粮草补给分为粮食补给和草料补给,不光是士兵要吃饭,战马和牲畜是需要喂养的,有人会问为什么打仗要带牲畜,这里牲畜多指干重体力活的牛,特别是拉一些重型军械,别相信电视剧里都是赶着马车,汉朝那会儿一匹马比士兵的命值钱的多,都是供着用于作战的,体力活交给牛和壮丁吧。还有随军圈养以供食用的肉禽类,当然,这个不是作战部队管理,而是后勤部队管理。如果像远征匈奴这类战争,赶上游牧地区草场丰盛,粮草补给的压力会小很多。
而粮食补给贯穿于整个战争,如果一场战争将要发生,后勤方面会安排在己方控制区内设隐蔽的粮仓,以便战斗发生后有足够多的粮食储存,粮食储存越多,抗风险能力也越强。而隐蔽性是为了保障军需粮食的安全,更会在粮仓处安排重兵把守,就像官渡之战时的乌巢,都属于军事机密性质的。而粮食补给线也必须保障安全性,通畅性,往往是从最接近战场的己方战区最大的军需粮仓调派运输粮食,以保证战区的粮仓有源源不断的军粮做补充。
(二)、医疗卫生保障
古代的医疗卫生保障范围很广,不光光是给伤兵治疗,其工作还包括尸体处理,人畜的粪便处理,水源清洁处理,疫情防范等。
先说医疗方面,冷兵器作战,其实战场上的致死率并不高,大部分是以创伤来终结敌军的有生战斗力,所以古代的医疗压力甚至比现代战争更大,如果创伤得不到快速处理,在古代的医疗水平下,致残致死率会很高。古代战争里,军营和医疗区基本上是分开的,遇上大型的兵团作战,医疗区甚至比军营还要大。更为壮观的应该是成百上千的医疗兵摆成一排煮中药。
再说尸体以及粪便的处理,在古代战争中,主帅会非常注重后勤方面的尸体以及粪便处理,稍有不慎,便会产生瘟疫。曹操在赤壁之战上的失败,多少都受到了军中瘟疫的影响,《三国志.周瑜传》里还做了详细记载。大部分尸体会由专人运往远离军营和水源上游的地方掩埋,有条件的情况下会撒上类似石灰一样的东西,以延缓尸体腐烂。粪便也一样,会有专人处理,集中掩埋。当然,结合水源的管理,有些军队处于上游的优势位置,也会将尸体粪便直接丢进河道里,以致下游的敌军水源污染。汉朝时没有这方面记录,但《元史》中记载过成吉思汗远征花剌子模时,用了这么“机智”的一招,致使城内瘟疫横行。
(三)、军械
古代战争属于冷兵器战争,并由于冶炼工艺的限制,刀剑磨损,甲胄破损都很厉害,这也需要军需部门进行源源不断的装备补充,特别是对峙性的战争,两军一直对峙,打打停停,一拖几个月,大小战役也打了不少,武器装备磨损都会相当严重,弓箭射出去也收不回来,敌军射的箭也未必敢去捡。所以兵器是一个持久不断的工作。
再加上围城攻城战,云梯,塔楼,抛石机都需要大量,损坏的攻城器械还要拉回维修,遇上水战,还要打造和维修战船,这都需要军需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工作的。
在古代战争中,这几项的后勤工作都很巨大,再加上全军的伙食管理,侦查管理,书信管理,俘虏管理,都需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。王立群教授曾在百家讲坛上说过,基本上汉代的战争,是拾个后勤服务于一个士兵。那如小编所问,拾万大军的话,后勤就得投入百万的人力。
战争打的就是国力和人力,当然,汉朝规模上拾万军队的战争算得上是倾全国之力了,往往发生的战争五千到一万都算大战了,不要相信小说里动则几拾万大军的说法,我觉得除以拾才是真实的兵力。
[db:内容]?